1. 你聽說過「部活」(Bukatsu, 部活、ぶかつ)嗎?
如果你曾經看過日本的動畫或電視劇,或許對「部活」(Bukatsu, 部活、ぶかつ)這個詞並不陌生。在劇中,日本學生經常被描繪成參加校園社團活動,例如運動、樂器演奏或藝術創作,這些活動的比重似乎可能比學業還高。
但這樣的描寫真實嗎?
事實上,日本學生的確有學業上的責任,但「部活」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,我曾經每天早上提前到校進行足球訓練,課堂上則因為早起和訓練過度疲憊而很難專注。放學後,我們幾乎每天都持續訓練數小時,甚至在天黑後,還會在建築物燈光下用塗有螢光漆的足球繼續練習。
每個月我們只有一天可以休息,其餘的日子幾乎都充滿了「部活」。
回顧這段時光,我現在深刻體會到日本教師的工作有多麼繁重。他們不僅要備課和授課,還要在課外時間指導「部活」,經常超出正式的上班時間。
這就是我學生時代的真實生活。
2. 初中生參加「部活」的文化背景
你可能會覺得我如此投入於足球是因為對學業沒有興趣。雖然在那時候我的重心的確放在「部活」上,但現在我正在國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,因為我真心喜歡學習。
那麼,為什麼我當時對「部活」如此投入呢?
原因在於,「部活」已經深深融入了日本的教育文化。尤其是在農村地區,初中生往往被期待參加一個「部活」,這種參與幾乎成為許多學校生活的一部分。
雖然我確實喜歡踢足球,但我並不想每天都為此奉獻全部時間。然而,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,選擇不參加並不容易被接受。
3. 高中生為何繼續參加「部活」
與初中生不同,高中生並沒有義務參加「部活」。但即便如此,仍然有許多學生選擇繼續參加,而理由各不相同。
有些學生,特別是運動社團的成員,被稱為「體育會系」(Taiku-Kei, 体育会系、たいいくかいけい)。這個詞用來形容那些以體力見長、能夠面對挑戰並尊重學長學姐的學生。
有趣的是,日本的大企業常常青睞這類「體育會系」的人,因為他們被認為具有紀律性和抗壓性。對於表現特別優秀的「部活」成員來說,這甚至可能成為進入知名大學或獲得大企業職位的契機。
然而,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抱有這樣的目標。以我為例,我的足球技術並不足以成為升學的敲門磚。我加入「部活」更多是因為當時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。像許多學生一樣,我相信提高足球技能能為我的人生帶來更多意義。
許多學生往往將自己的自我價值與社團活動的表現聯繫在一起。然而,隨著時間推移,他們可能會發現,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並不完全取決於「部活」的成績。
4. 為「部活」犧牲學業的學生與「預備校」
由於高中時代的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在「部活」上,我在學術方面並沒有為大學入學考試做好充分準備。
在日本,這些在高中階段未能完全專注於學業的學生,通常會選擇進入一種名為「預備校」(Yobikou, 予備校、よびこう)的特殊學校,這些預備校大多位於大城市,專門幫助學生在一年或更長的時間內準備大學入學考試。
參加「預備校」也被稱為「浪人」(Rounin, 浪人、ろうにん)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我最終成功進入了現在就讀的大學。
5. 現代日本「部活」文化的轉變
近年來,傳統的「部活」結構正在經歷顯著的變化。教師過勞問題成為日本社會的一個嚴重議題,導致願意成為教師的年輕人數量大幅減少。
作為改善工作方式的一部分,目前已經開始嘗試將「部活」的監督工作交由其他專業人士處理,讓教師能更專注於教學本身。因此,學生和教師在課外時間高度參與「部活」的文化正在逐漸減弱。
此外,社區型體育教育的興起也值得關注。越來越多的人以兼職或非正式工作的形式運營地區性運動俱樂部,為學生提供學校之外的活動選擇。孩子們可以透過這些地方俱樂部參加運動或其他興趣活動,而不再完全依賴學校的「部活」。
雖然全心投入於「部活」的校園生活似乎有些極端,但它仍然能帶來寶貴的經驗和人生啟發。然而,隨著社會的發展,如何在課外活動與個人自主性和身心健康之間取得平衡,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。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