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畢業心得] 電氣通信大學(電通大・UEC)六年求學感想

日常

本月我將畢業於日本調布市的國立大學——電氣通信大學,結束從本科一年級到碩士二年級共六年的學習生活。

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,畢業典禮是否舉行尚未確定,但估計我的最後一次踏入校園就是參加畢業典禮了。

內心有一種「終於結束了……」的感覺,但同時也有些許不捨。畢竟調布的校園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舒適的存在。

說到這裡,讓我想到在求職時,常常會在網路上看到所謂的「離職心得」文章。這些文章通常是由離開製造業或IT公司的工程師所撰寫,分享他們在企業中的工作經歷。

雖然在職的員工多半不會坦率地談論公司內部情況,但離職者作為外部人士,往往能更客觀地描述他們的工作經驗,這對我了解各公司文化非常有幫助。

因此,我決定以「畢業心得」的形式,來分享我在電氣通信大學六年的經歷和感受。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電通大的評價與回顧,內容既涵蓋理工科大學的共通性,也探討電通大的獨特之處。希望能為有意了解電通大的讀者提供參考。

1. 電氣通信大學的學習經驗值得嗎?

讓我們從抽象的層面開始討論,逐步深入具體問題。

首先,說到「在電氣通信大學就讀是否值得?」就我個人而言,我認為是值得的。

評價一所大學的好壞,取決於個人選擇大學的目的和期待。由於我對其他大學的情況僅有道聽途說,難以直接比較,但可以確定的是,電通大非常適合像我這樣的學生。

那麼,電通大適合什麼樣的人呢?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:

  • 理科背景,對研究與開發有興趣(基本前提)
  • 希望在畢業後的職業生涯中實現理想,而非僅追求大學時代的自由
  • 注重累積經驗甚於追求知識或資格

上述特徵不僅適用於電通大,也適用於其他理工科單科大學。然而,電通大有一些獨特的優勢,例如:

  • 國立大學,地理位置靠近東京
  • 入學難度相對適中
  • 相較於入學難度,畢業後在求職市場的性價比非常高

如果這些特徵符合你的需求,那麼選擇電氣通信大學應該不會讓你失望。至少對我而言,這是個非常理想的選擇。

2. 電通大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確實具競爭力

在入學前,我就聽說過電通大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優勢,而在求職期間也深刻感受到這一點。

根據自身與身邊朋友的經驗,因學歷不足而無法進入心儀企業的情況幾乎沒有發生。就業是否成功更多取決於個人的能力與準備。

例如,我有朋友志願進入汽車製造業,最終獲得兩家主要公司的內定;另一位朋友希望進入大型通信企業,結果所有主要通信公司都向他伸出橄欖枝。至於我自己,在求職時專注於SI(系統整合)領域,投了十家頂尖公司,沒有任何一家拒絕我,最終收穫五家內定,而其餘五家則因個人原因中途放棄。

然而,電通大的就業優勢並非適用於所有行業。由於是理工科單科大學,電通大在IT與製造業領域的競爭力特別突出,但在食品、製藥等行業的表現則較為平淡。材料、化學、建築、諮詢、媒體等領域也有一定需求,但仍然不及IT與製造業容易進入。

電通大的就業強勢主要有兩個原因:

第一,電通大吸引了那些注重職業生涯發展的學生,這些學生也在畢業後於相關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,形成良性循環。

第二,電通大的研究重點集中在信息通信技術(IT與通信),並且在技術趨勢上始終走在前沿。隨著產業的IT化,電通大的畢業生在市場上的需求不斷攀升。

3. 電通大的研究範圍並不僅限於信息通信技術

雖然電通大的名稱讓人聯想到信息通信技術,但實際上研究領域相當廣泛。校內三分之一的研究室從事硬體相關研究,例如機械、半導體;還有一些研究室專注於生物、化學、物理等基礎科學。

我認為,電通大是一所「只要使用電腦,就可以進行任何研究」的學校。當今研究幾乎都需要借助電腦,這使得電通大的研究領域不限於IT,甚至有文科教授利用電腦數據庫研究語言印象。

然而,從市場需求來看,電通大畢業生的就業領域仍以IT為主。即使在電通大內部,學校也在努力擴展其他領域,近年來開始強化生物技術(例如DNA與抗體研究)。但由於相關領域的畢業生在產業界的需求有限,製藥公司等對電通大的畢業生仍較少青睞。

4. 電通大的學生生活與課業壓力

電通大的學生生活非常充實,但同時也充滿挑戰。例如,每週都會有實驗課和報告要求。實驗報告的撰寫相當於一篇小型論文,內容要求嚴謹且詳實。

此外,電通大的學生普遍非常自律,並展現出極強的獨立性。大部分人更傾向於靠自己完成任務,而非依賴他人。

然而,電通大的學生生活並非完全封閉。校內外的活動機會很多,參加的學生也不在少數。我自己就曾利用寒暑假參與國內外的各類活動,包括語言留學及海外實習。


以上是我在電氣通信大學六年間的求學心得。這些觀點僅代表個人立場,並不代表電通大的絕對評價。如果你對電通大的學術氛圍感興趣,可以將其納入選擇範圍;如果你覺得不適合,那麼也許可以考慮其他學校。
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。

コメント

タイトルと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